EN
2013年粗钢产量预计破8亿吨 钢企微利局面难扭转
作者:管理员 日期:2013年12月10日 00:00 人气:
  在12月6日举行的“2014年中国钢铁需求预测研究成果发布会”上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对今明两年中国粗钢产量、钢材实际消费量做出预测。

  该预测显示,今年和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分别为7.8亿吨和8.1亿吨,同比分别增长6.7%和3.8%。今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.93亿吨,2014年为7.15亿吨。

  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按上述预测数据计算,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将高出实际消费量近1亿吨,2014年粗钢产量增速放缓至3.8%,但全国钢材需求量预计增速为3.2%,钢铁供需矛盾将继续突出。

  有业内人士表示,粗钢产量的增长符合预期,在出厂价接近成本价时,钢企的高开工率,有利于提升企业盈利。同时也有观点认为,在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中,产量增长将会对钢价产生限制,钢企要有长期过“苦日子”和“紧日子”的思想准备。

  需求预期难敌产能增长

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12月6日发布的报告预测,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7.8亿吨,同比增幅为6.7%。而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《2012年钢铁工业运行情况分析和2013年运行展望》,预计我国2013年粗钢产量在7.5亿吨左右。

  相较于粗钢产量增长超预期,粗钢的消费量却稳定在业内的预估范围之内。在工信部年初的预计中,今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在7亿吨左右。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近期预测显示,2013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.93亿吨,2014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将同比增长3.2%,至7.15亿吨。

  对此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、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6日表示,“201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趋好,预计除造船行业维持2013年发展水平外,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,因此,钢材需求量将继续小幅增加。”

  不过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2014年粗钢产量预计增幅虽放缓至3.8%,但8.1亿吨的供给量意味着明年钢铁供需矛盾仍将加剧。

  以上述数据计算,2013年我国粗钢产量与钢材消费量的过剩净值约为0.87亿吨,而到2014年该数字将增至0.95亿吨。

  在西本西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看来,粗钢产量的增长符合预期,在出厂价接近成本价时,钢企的高开工率,有利于提升盈利。

  不过,李新创则认为,“明年钢铁市场环境谨慎乐观,但是钢企主业盈利还比较困难,微利的局面仍会长期维持。”

  前10月平均吨钢利润0.85元

  “我国钢铁业已经严重过剩。2012年已达到10亿吨的设计产能,而实际产能还要远远大于10亿吨。”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。

 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,由于技术进步、操作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,当前全国钢铁产能已经远超设计能力,产能过剩问题十分严重。

  在刘秋平看来,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,虽在业内已是共识,但在生产中钢企的产能利用率高低,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。

  刘秋平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的大环境,但在这种大环境下,钢企主动降低开工率可能性却不大,然而高开工率增加的产量,不一定得到及时的消化。

  河北邯郸一位民营钢企人士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透露,当前钢厂出厂价格普遍接近生产成本,在吨钢利润有限的情况下,高开工率意味着企业能通过产量提高盈利。

  记者了解到,今年1~10月全国粗钢产量为6.52亿吨,重点钢企实现利润129.7亿元,同比扭亏为盈,但钢铁主业利润实际上仅5.54亿元,平均吨钢利润约为0.85元。

  据相关媒体报道,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日前表示,1~10月,钢材平均结算价格为3462元/吨,吨钢价格比去年下降340元,降幅8.94%,价格损失2216亿元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经历了10月份连续三旬的产量下降,11月上旬粗钢产量再现上升,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6.27万吨,旬环比上涨3.49%。据中钢协数据,11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库存量旬末为1393.4万吨,较上旬末增加了100.8万吨,环比上升0.78%,为近期增幅最高的一旬。

  在刘秋平看来,预计后期钢铁的产量及需求都将缓慢增长,但在钢铁产能庞大的基数上,产量增长将明显超过消费预期,并将对后期钢价形成压制。

  北京一位券商人士表示,年终将至,但市场没有好转迹象,今年部分上市钢铁企业亏损情况可能还要加重。

  在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看来,当前全行业正面对困难和挑战,钢铁企业要有长期过“苦日子”和“紧日子”的思想准备。

(来源:钼网 2013-12-09)

Copyright © 2022 香港正版全年资料大全版权所有地址:渭南市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67号联系电话:0913-2939201传真:0913-2939100 webmaster:[email protected] 

陕ICP证07010581号 陕公网安备:61052102000116号